真正零编程基础开发程序工作流
完全不懂编程,毫无经验,折腾了两个月的一些想法 (心得都算不上)。
1.1 适用人群
- 啥叫 Python?啥叫 Java?前端,后端是个啥?你说的我都听不懂
- 有能力搞定 GPT plus 个人账号
- 不管什么途径,能够使用 Pro 账号权限下的 Gemini Deepresearch, Claude 4 的两个模型
- 心态平和,无搞钱想法,未被类似“敏捷开发,MVP 先行”这种大厂思维植入
1.2 第一阶段:想法汇总
使用模型:chatgpt-4o
[!info] chatgpt-4o 与 gpt-4o 的区别
chatgpt-4o 是 OAI 给客户端聊天用的,实时更新,而 gpt-4o 则是给 API 调用的,更新速度比较慢。chatgpt-4o 相对比较贵,但效果更好
原因:GPT 跟其他大模型最有竞争力的地方就是他的记忆功能,以及最近加强的全局记忆,可以使我们在一个对话过长的情况下,新开一个对话,仍然能保留大部分进度对齐,对于前期零散,不成体系的想法阶段效率最高。这也是为什么需要有 plus 个人账号,这样才能使用管理对话记忆。
思路:
- 这个阶段就是随便聊,GPT 对普通人,特别是连提示词都不会怎么写的初学者支持最好,这也是 GPT 模型训练的思路。
- 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聊,问问他建议,然后自己再想想,最终达到项目的想法雏形出来就可以了,只需要想法,其他别管,注意点就是遇到有价值的点一定要他记忆,便于后面总结。
- 这个阶段可以慢慢来,今天想一点,明天想一点,别急。
- 想法差不多了,让 GPT 总结自己的思路,直到达到要求为止。
- 重要:告诉 GPT 你需要一个详细的提示词,根据想法去开发一个程序,需要 AI 去帮你做深度研究,出一份研究报告详细说明程序如何实现。
1.3 第二阶段:项目规划
使用模型:Gemini-2.5pro, Claude-Opus 4
原因:GPT-O3 降智厉害,如果是满血 O3,确实做深度研究还不错,但从实际使用上来看,O3 都不会思考太久,效果不太行。
思路:
- 拿着 GPT 写好的提示词和思路总结,分别对 Gemini 和 Claude 使用 Deepresearch 对话,帮你搭项目框架和实现逻辑,技术栈等等,一般他们都会给你很长的设计文档报告告诉你如何去做这个项目。
- 注意点:
- Claude 如果你提示词不干预的话,他会直接扔给你很多代码,这个阶段其实不需要具体代码,所以给 Claude 的提示词要特别说明只做研究,不用写具体代码,这样生成的报告质量会比较好。
- 这两个模型都会有个毛病,不太关注 UI 的设计,或者给个简单的 UI 实现方案,所以提示词这块也要注意 UI 的开发也是重点。
- 拿着两份生成好的报告,这会自己要去做对比,理解,大概提取下哪些点符合你的要求,总结要点。
- 将 Claude 生成的报告丢给 Gemini,同理将 Gemini 的报告丢给 Claude,让他们互相评价,同时给出你自己的观点,让他们修改报告。
- 重新生成的两份报告,可以再新开一个对话,自我感觉 Opus 会更强,让他把两份报告合并成最终版,自己再微调,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。
1.4 第三阶段:代码编写
使用模型:Gemini-2.5pro, Claude-Sonnet 4
原因:Sonnet 4 代码能力足够,Opus 使用次数限制太多了。
思路:
这里分两个阶段,
1.4.1 初步代码
- 拿着生成的报告,开启 Gemini-2.5pro 新对话,让他理解报告内容并指定生成计划。
- 这里也可以找任意一个模型写个提示词丢给他更好。
- 根据计划,让 Gemini 一个文件一个文件的把代码丢给你,千万不要让他一次生成多个文件,他会很偷偷很多代码简写,幻觉很高,要给他定规则,不让他写什么占位这些。
- 为什么选 Gemini,因为他单个对话的 token 最长,上下文记忆能力最强,一般来说一个对话足以把代码架构全部搭起来,实在不行可以开两,三个对话,基本能有一个很好的全局思维完成任务。
1.4.2 代码精修
- 代码搭完后,让 Gemini 给个提示词,说明要新开对话对代码进行调整等,让他总结整个程序的逻辑等等,以及需要干什么。
- 拿着提示词给到 Claude,然后告诉他一个代码一个代码的进行修改,这点 Claude 理解能力很强,会把代码的健壮性处理的很好,同时解决很多逻辑或者语法问题。
- 这里要注意的就是单个对话可能处理不完,预感到 token 不够的时候,一定要提前让 Claude 写好提示词,用于新开对话衔接进度。
- 遇到无法调试 / 报错提示看不懂时,不用自己查,直接截图 + 日志丢给 Claude 或 Gemini,它们会帮你解释。
1.5 第四阶段:全局微调
使用模型:GPT-Codex
原因:Gemini 和 Claude 都没有记忆功能,虽然都能接入 Github,但实际用起来他们也无法通读整个程序文件,所以代码在全局性上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,靠我们这种没基础的很难去做全局的微调。
思路:
- 使用 Codex 之前,记得
Git Push
- 接入 Github,告诉 Codex 对整个程序文件进行解读,注意只用
Ask
功能,让他发现错误 - Codex 发现几个错误创建不同任务之后,再运行
Coding
,解决个别代码问题 - 来过几轮之后,不再用报语法错误,开始运行程序
- 如果发现问题,就再丢给 Codex,让他修复。如果是单个文件问题,也可以让 Claude 修复
- 最终完成程序
1.6 总结
- 为什么不用 Cursor, Roocode 或者新出的 CLI, Claude Code 这些? 因为… 没有程序基础,用不太明白,说个需求,要求更改都说不明白,这些更适合有程序开发基础的佬哥。
- 为什么没有测试? 因为… 看不懂… 给我测试文件我也整不明白。。
- 为什么不用 MCP? 因为… 还没学到这里….
- 为什么不说版本控制策略? 懒得写…
几个模型互有优势,靠单一模型,或者就几个程序文件生成几千行代码,感觉也只能实现一些基础的应用。看 B 站好多 up 主就知道让大模型做个 to do list,或者打个飞机小游戏,这些不是真正的具体需求。虽然没有程序基础,但是想法大家都有,如何利用各大模型的优势去弥补自己编程能力的不足,从而完整的实现自己的想法才是个人的价值所在,AI 始终只是个工具,真正的核心还是人。